2025年“中国航天日”主题发布,上海交大参与承办主场活动
4月17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召开2025年“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今年的“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于4月24日在上海举办。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刘云峰、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上海市产业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娄志强、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曾小勤出席。
今年恰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题为“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主场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承办,泰国担任主宾国。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承办方之一,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
发布会上,曾小勤介绍了学校在航天领域科研发展情况和特色科技科普活动。他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将积极落实航天日主场活动以及上海市重点活动分工安排,全力参与承办多项重大活动,包括“致敬航天奠基人,传承科学家精神——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回国7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青聚”青年科学家论坛、航天科技教育校长论坛、航天科普创新研讨论坛等,并根据活动统筹安排提供志愿服务保障。
上海交通大学在航天领域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科研实力。学校始终秉持“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精神,积极投身航天事业,为国家航天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在航天科研领域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此次承办“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不仅是对学校航天科研实力的肯定,也是学校践行社会责任、推动航天科普的重要契机。
2025年“中国航天日”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场活动包括启动仪式、航天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会议、中国航天大会、航天科普文化活动、技术交流活动等版块,共40余场活动。启动仪式将于4月24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届时将公布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国际合作项目信息及有关科学研究成果,发布有关政策及项目签约信息等,首播今年航天日主题宣传片,公布2025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颁发2024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杰出贡献奖。
“中国航天日”的设立意义非凡。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以纪念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一历史性时刻。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铭记历史、传承航天精神,激励更多人投身航天事业,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同时,通过航天日的活动,普及航天知识,凝聚中国力量,促进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
上海交通大学将以此次“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推动学校航天科研事业再上新台阶。同时,学校也将通过丰富的科普活动,向全社会传播航天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助力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